推進高校改革,充分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更好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是大學當前最緊要的任務。
[
詳細
]
復旦(dan)大(da)學(xue)
2025-03-11
鐘登華建議,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支持開展有組織科研,加大對科研平臺、科研項目的支持力度,推進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
詳細
]
中國教育報(bao)
2025-03-11
新質生產力對人的發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也對人才培養提出了全新的課題。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人才成長的內在動力不是知識,而是創新力。
[
詳細
]
中(zhong)國教育報(bao)
2025-03-11
建議擴大“強基計劃”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覆蓋面,加大本碩博直通力度,縮短學生學習年限,支持青年人才在30—40歲黃金期產出成果。
[
詳細
]
中國教(jiao)育報
2025-03-11
馬玉霞呼吁設立“人工智能通識教育專項資金”,支持高職院校開展硬件采購、師資培訓及課程開發,指導制定人工智能通識課程教學標準體系,鼓勵頭部企業與院校共建“AI工坊”等。
[
詳細
]
中國教育(yu)報
2025-03-11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為黨和國家培養了大量各類優秀人才,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
詳細
]
中國科學報
2025-03-11
高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聚集地,在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中具有獨特優勢。
[
詳細
]
高校科技進(jin)展(zhan)
2025-03-10
全國兩會期間,教育、民生問題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應如何合理合法地懲戒校園暴力?育兒補貼該怎樣發放?聽聽代表委員們怎么說。
[
詳細
]
央(yang)視新聞
2025-03-10
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為高等教育服務國家戰略提供了根本遵循。
[
詳細
]
中國教育新(xin)聞
2025-03-10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院長鄭軍建議創建全國教師教育改革實驗區,在部分區域先行先試,推動教師教育體系創新,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
詳細
]
中國(guo)教(jiao)育新聞網
2025-03-10
新質生產力對人的發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也對人才培養提出了全新的課題。
[
詳細
]
中(zhong)國(guo)教育報
2025-03-10
今年全國兩會,教師相關的議題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代表委員們圍繞推動教育家精神落地、減輕教師負擔、優化教師職稱評審、關注教師心理健康、落實教師津貼、提升教師學歷、教師素養等問題,建言獻策。
[
]
中國教育在線
2025-03-10
全國兩會上,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如何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重點。
[
詳細
]
中國教育(yu)報
2025-03-10
2025年,中國將開啟教育數字化戰略的新三年。新賽道上,如何跑出教育加速度?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
詳細
]
中國(guo)教育報(bao)
2025-03-08
督促各省擴大公辦普通高中學位供給,鼓勵特色辦學,優先在人口流入地、產業集聚區新建公辦高中
[
詳細
]
中國(guo)教育新聞網(wang)
2025-03-07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就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相關問題提出“兩個要變”。
[
詳細
]
中國(guo)教育新聞網
2025-03-07
姚明呼吁,讓更多的青少年走向運動場、貼近大自然,走進真正的社交場景,成長為身心和意志品格都健康的下一代。
[
詳細
]
中國教育新聞網
2025-03-07
今年全國兩會上,來自教育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郵電大學校長高新波立足工作實踐,關注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
[
詳細
]
重(zhong)慶政協
2025-03-06
如何構建高質量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如何為拔尖創新人才成長提供更為有利的環境?針對這些問題,代表委員帶來了新的觀察和思考。
[
詳細
]
中國教育報
2025-03-06
北航師生第一時間通過電視、網絡等多種渠道收聽收看兩會開幕盛況,迅速在校園內形成了關注兩會、熱議兩會的濃厚氛圍。
[
詳細
]
北京航空航天大(da)學
2025-03-06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回顧2024年教育工作,對2025年教育工作任務進行部署,引發兩會內外熱議。
[
詳細
]
中國教(jiao)育(yu)報
2025-03-06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表示,要從強化頂層設計、深化產教融合、完善就業支持政策等方面進一步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助力教育強國建設。
[
詳細
]
中國教育新聞(wen)網
2025-03-06
馬建國在建議中提出,一是要調整教齡津貼標準。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教齡津貼標準,確保教師的收入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相應增長。
[
詳細
]
中國(guo)教育新聞網
2025-03-06
南科大師生高度關注2025年全國兩會,通過多種途徑收聽收看大會開幕盛況,圍繞兩會及政府工作報告展開學習和熱議。
[
詳細
]
南(nan)方(fang)科技大學
2025-03-06
馬丹建議,優化職教高考內容和形式,職業技能考試應該重點考查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詳細
]
中國教育新聞網
2025-03-05
王紅軍建議,在省級層面開展職業教育專業大類技能抽測,以評價考核促進職業院校重視全體學生技能提升。
[
詳細
]
中國教育新聞網
2025-03-05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學校黨委書記劉希婭在調研中發現,提升教師數字素養還面臨很多問題。
[
詳細
]
中國教(jiao)育新聞網
2025-03-05
張平文認為,提升公民數智素養,對于個人而言,能夠增強其在數智時代的生存能力和發展潛力,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變革,避免陷入數字風險。
[
詳細
]
中(zhong)國教育新聞(wen)網(wang)
2025-03-05
吳義強建議,教育部牽頭制定《心理疾病學生復學評估辦法》,建設全國學生智能化心理健康監測預警系統
[
詳細
]
中國(guo)教育新(xin)聞(wen)網
2025-03-05




中國教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