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平團隊作為主要完成人、清華大學等單位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的“下一代互聯網源地址驗證體系結構SAVA關鍵技術與規模化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詳細]
清華大學
2024-06-26
我國遙感衛星地面處理系統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測繪遙感學家李德仁。[詳細]
央視新聞
2024-06-24
2025年度邵逸夫獎頒獎典禮21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4位科學家分獲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3個獎項,每項獎金120萬美元。[詳細]
新(xin)華社
2025-10-22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時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詳細]
清華大學
2025-10-18
我國著名工程地質、巖體力學和環境地質學家王思敬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9月15日5時4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詳細]
工程地質學報
2025-09-16
唐孝炎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6月11日16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詳細]
北(bei)京大學環(hua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公眾(zhong)號“北(bei)大環(huan)院”
2025-06-12
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孫鑫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5月27日下午15:18在新華醫院逝世,享年87歲。[詳細]
復旦(dan)大學物理學系(xi)
2025-05-28
新華社巴黎5月26日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6日發布新聞公報說,包括中國科學家王小云在內的5人獲得2025年“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以表彰她們在物理、數學和計算機科學領域的開創性貢獻。[詳細]
新華社
2025-05-27
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微波遙感領域著名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李春升同志,于2025年5月17日在合肥參加學術會議期間因病逝世,享年63歲。[詳細]
北京(jing)航(hang)空航(hang)天大學
2025-05-20
楊林德教授在巖石力學與地下工程研究方面作出了開創性貢獻,并為推動我國巖石力學學科發展、促進國際學術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詳細]
中國巖石力學與(yu)工程學會
2025-05-06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爆破事業的奠基人和學術帶頭人,馮叔瑜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4月14日8時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詳細]
中國鐵(tie)道科學(xue)研究院
2025-04-15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神經科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郭愛克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4月10日14時18分在浙江杭州逝世,享年85歲。[詳細]
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zhuo)越創新中心
2025-04-11
2月20日,中國婦女網發布公示,擬表彰10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600位全國三八紅旗手、396個全國三八紅旗集體、600個全國巾幗文明崗。[詳細]
中國婦女(nv)網
2025-02-21
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旭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2月6日20時30分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99 歲。[詳細]
中國船舶
2025-02-07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海岸和近海工程專家,大連理工大學教授邱大洪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1月11日10時02分在大連逝世。[詳細]
大連理工(gong)大學
2025-01-13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我們痛別了37位院士,他們勇攀科研高峰,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奉獻一生,他們的奮斗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他們,值得我們銘記![詳細]
中(zhong)國教育在線
2025-01-06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工結構工程專家、大連理工大學黨委原常務副書記孔憲京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9月10日21時4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72歲。[詳細]
大連(lian)理工(gong)大學(xue)
2024-09-11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計算機專家、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沈緒榜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8月16日凌晨1時43分在西安逝世。[詳細]
央視新聞(wen)
2024-08-19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