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功勛(xun)獎章”獲得者
中國科學院原院長(chang)周(zhou)光(guang)召院士
在(zai)北京逝世,享年95歲

1929年5月(yue)15日
周光召出生于湖南
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1941年,入南開中學住(zhu)讀
在(zai)這(zhe)里他受(shou)到了(le)良好的數(shu)學訓(xun)練
和自學能力培養
1945年(nian)美國在(zai)日本投下兩顆(ke)原子彈
耳聞目睹的事實
改(gai)變(bian)了(le)他(ta)原來(lai)想(xiang)學電機(ji)的初衷
對核武器產生了(le)濃厚的(de)興趣
1951年7月,周光召從清(qing)華(hua)大學(xue)畢業
之后又考取了(le)北京大學研究生
次年秋進入(ru)北京大學研究(jiu)院
師從中國著名的理論(lun)物理學家彭桓武教授
進行基本粒(li)子物理(li)學研究

奉命出國 決心回國
是對祖國無言的熱愛
1957年,已在學術研(yan)究上嶄露頭角的周光召
受國家派遣
遠赴杜布納(na)聯合原子核(he)研究所工作學(xue)習
經過近4年的努力
周(zhou)光(guang)召(zhao)已(yi)經在新(xin)興(xing)的粒子(zi)物理學領域
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推(tui)導出的“贗矢(shi)量流部(bu)分(fen)守恒定理”等重要理論
大大推(tui)動了這一前沿學科的發展
他也(ye)因此被世界公認為是
學界重(zhong)要理論的奠基人之一(yi)

然而
他(ta)卻在課題研(yan)究即將(jiang)取得
進一步突破(po)的關鍵時刻(ke)
決心回國
在人們看來
如果他這時回國
轉身于新的領域
意味著他(ta)之(zhi)前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盡管挽留(liu)的(de)聲音不絕于耳(er)
但周光召的心(xin)里十分清楚
掌握核技術對于新中國來說(shuo)
是多么重要和緊迫
他堅定地認為
一個科技工作者(zhe)在這時回國奉獻(xian)
比任何(he)的個人(ren)獎項、榮譽都(dou)重要

△周光召是一個愛國主義者,據物理學界的人說,他這項工作再做下去可得諾貝爾獎,但是他這些都不要了,他要回來搞核武器,隱姓埋名幾十年。
一整天分秒不停計算
連夜送上原子彈爆炸前的“定心丸”
1961年初
周光召登上南下的列車啟(qi)程回國
在(zai)核武(wu)器研究所理論部任職
周光召的到來
迅(xun)速掃清了原子彈(dan)研制道路(lu)上的(de)障礙
隨后(hou)研究工作開始加速推進
僅僅一年多的時間
到1962年9月
原子彈理論(lun)設計工(gong)作順利完成
周光召協助鄧稼先
交(jiao)出了中國首顆(ke)原子彈的理論(lun)設計方案

隨即(ji)制(zhi)造工(gong)作立即(ji)展開
經過兩年的努力
中國(guo)第一顆(ke)原子彈運抵羅布(bu)泊核(he)武器試驗場
即將迎來核試驗的最后時刻
1964年10月(yue)14日夜(ye)
距離(li)試驗日(ri)期只(zhi)剩下一天的時間
一份來自羅布泊核武器(qi)試驗場的絕密電報
送到了周恩來總(zong)理(li)的案頭(tou)
電報中一種叫作“過早點火”的問題
讓一向沉穩從容(rong)的周恩(en)來總理也不由得擔心起來
這會影響原子彈的正(zheng)常起爆(bao)
甚至導致整個(ge)試驗的(de)失敗

△接到劉杰部長轉達周總理的一個命令,要我們再計算一下它能不能保證絕對的成功?
為確保萬無一失
周光召找來了
物理學家黃(huang)祖洽和數學家秦(qin)元(yuan)勛
作為幫手
立即開始了計算檢查
在這場(chang)與時間的賽跑(pao)中(zhong)
周光召從龐大(da)的數據中抽(chou)絲剝繭
針對過早點火的問題
精(jing)準篩選出了有用的參數
經過整(zheng)整(zheng)一天(tian)分秒(miao)不停的計算
最(zui)終(zhong)將失敗率小于千分之一(yi)的結論
交(jiao)到了(le)周恩來總(zong)理的(de)手上
在聽到周光召給出的最終結果后
周總(zong)理懸著(zhu)的(de)心終(zhong)于放下了(le)
1964年(nian)10月(yue)16日下午(wu)3時
隨著熾(chi)熱(re)的蘑菇云(yun)在大(da)漠深處升起(qi)
巨大的(de)轟鳴聲從羅(luo)布泊上空迅速傳來
震驚世界

在這歷史性的時刻
人們或許并不知道
在中(zhong)國首顆原(yuan)子彈理論攻關的征(zheng)程中(zhong)
在試爆前的關鍵時刻
年僅30多歲的周光召
和許多科學家一起
為中國核武器(qi)的研制成功(gong)立下了不朽的功(gong)勛
1999年9月18日
由于(yu)在(zai)核武器研究方面的杰出貢獻
時(shi)年70歲(sui)的(de)周(zhou)光召與(yu)22位科學家一起
被中(zhong)共中(zhong)央(yang)(yang)、國務院(yuan)、中(zhong)央(yang)(yang)軍委
授予“兩彈(dan)一星功勛獎章”

“兩彈一星(xing)”成為了共和國建設(she)之路上(shang)的豐碑
在這座豐碑上
周光召的(de)名字熠熠生輝
幾十年間
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
表達(da)著(zhu)對祖國無(wu)言(yan)的熱愛
與數萬名優(you)秀的中華兒女一起
為新中國(guo)國(guo)防事(shi)業(ye)鑄就了堅強的(de)基石
在共和國波瀾壯闊(kuo)的歷(li)史進程中
留下(xia)了濃墨重彩(cai)的一筆
一代國士,赤子之情
最好的紀念是傳承
最好的告慰是奮進
送別周老
① 凡(fan)本站(zhan)注(zhu)(zhu)明(ming)(ming)“稿(gao)件來源(yuan):中國教(jiao)育(yu)在線(xian)”的所(suo)(suo)有文字、圖(tu)片和(he)音(yin)視(shi)頻稿(gao)件,版權(quan)(quan)均屬本網所(suo)(suo)有,任何媒體(ti)(ti)、網站(zhan)或個人未(wei)經本網協(xie)議授權(quan)(quan)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ta)方式(shi)復制(zhi)發表。已經本站(zhan)協(xie)議授權(quan)(quan)的媒體(ti)(ti)、網站(zhan),在下載使(shi)用時必須注(zhu)(zhu)明(ming)(ming)“稿(gao)件來源(yuan):中國教(jiao)育(yu)在線(xian)”,違者(zhe)本站(zhan)將依法追(zhui)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wei)其(qi)(qi)他媒體的(de)(de)文/圖等稿件均為(wei)轉(zhuan)載(zai)(zai)稿,本站轉(zhuan)載(zai)(zai)出于非商業性(xing)的(de)(de)教育(yu)和科研之(zhi)目的(de)(de),并(bing)不意(yi)味著(zhu)贊同其(qi)(qi)觀點或證實其(qi)(qi)內容的(de)(de)真實性(xing)。如轉(zhuan)載(zai)(zai)稿涉及(ji)版(ban)權等問題(ti),請(qing)作者在兩(liang)周內速(su)來電或來函聯系(xi)。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