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發監〔2020〕360號(hao)
各有關單位:
為(wei)(wei)規范科學(xue)(xue)技(ji)術活動(dong)(dong)評(ping)審(shen)(shen)工作(zuo)中(zhong)有關(guan)單位和個人的(de)行(xing)為(wei)(wei),嚴肅處理(li)科學(xue)(xue)技(ji)術活動(dong)(dong)評(ping)審(shen)(shen)工作(zuo)中(zhong)“打招呼”“走關(guan)系”等請托(tuo)行(xing)為(wei)(wei),維護(hu)公(gong)平公(gong)正(zheng)的(de)評(ping)審(shen)(shen)環境和風清氣正(zheng)的(de)創新生態,科技(ji)部研(yan)究制(zhi)定了《科學(xue)(xue)技(ji)術活動(dong)(dong)評(ping)審(shen)(shen)工作(zuo)中(zhong)請托(tuo)行(xing)為(wei)(wei)處理(li)規定(試行(xing))》。現印發給(gei)你們(men),請遵(zun)照執(zhi)行(xing)。
科 技 部
2020年12月23日
科學技術活動評審工作中請托行為處理規定(試行)
第(di)一條(tiao) 為(wei)規(gui)(gui)范科學(xue)技術活動評(ping)審工作(zuo)中(zhong)有關(guan)單位(wei)和(he)個人的行(xing)為(wei),維護(hu)公(gong)平公(gong)正的評(ping)審環境和(he)風清氣正的創新生態,根據《科學(xue)技術活動違規(gui)(gui)行(xing)為(wei)處(chu)理(li)暫行(xing)規(gui)(gui)定(ding)》《國家科技計劃(hua)項目評(ping)估評(ping)審行(xing)為(wei)準則(ze)(ze)與督(du)查(cha)辦法(fa)》《科研誠信案件(jian)調(diao)查(cha)處(chu)理(li)規(gui)(gui)則(ze)(ze)(試行(xing))》等,制定(ding)本規(gui)(gui)定(ding)。
第二條(tiao) 科學技(ji)術(shu)活動評(ping)(ping)審工作中(zhong)發生的請托行為,按照(zhao)本(ben)規定處理。本(ben)規定所稱評(ping)(ping)審工作包括國家科技(ji)計劃(專項、基金等(deng))科研(yan)項目、創新基地、人才工程、引導(dao)專項和(he)科技(ji)獎勵等(deng)科學技(ji)術(shu)活動中(zhong)涉及的評(ping)(ping)審、評(ping)(ping)估(gu)、評(ping)(ping)價、論(lun)證、驗收、監(jian)督(du)檢(jian)查等(deng)。
第三(san)條 本規(gui)定所(suo)稱(cheng)請托(tuo)行(xing)為,是指(zhi)在科學技術(shu)活動評(ping)審過程(cheng)中,相(xiang)關單位或個人(ren)(ren)以直(zhi)接(jie)或間(jian)接(jie)、明示或暗示等方式,向評(ping)審組(zu)織者(zhe)、承擔(dan)者(zhe)及其工作人(ren)(ren)員(yuan)和評(ping)審專家等尋求(qiu)關照(zhao)、謀取(qu)不正(zheng)當利益的行(xing)為。包(bao)括:
(一)探聽尚未公(gong)布的(de)評審專(zhuan)家信(xin)息、評審結(jie)果等和未經公(gong)開的(de)評審信(xin)息;
(二)為(wei)獲得有利的評審結果(guo)進行游(you)說、說情等(deng);
(三)投感情(qing)票、單位(wei)票、利益票等(deng),搞“人情(qing)評審”;
(四(si))為他人(ren)的請托行為提供幫助(zhu)、協助(zhu)或(huo)其他便利;
(五(wu))以“打招呼”“走關系”或(huo)其他方式(shi)干擾評(ping)審(shen)(shen)(shen)工作、影響(xiang)評(ping)審(shen)(shen)(shen)結果、破壞(huai)評(ping)審(shen)(shen)(shen)秩(zhi)序的請托行(xing)為。
第四條 科學技術活動評(ping)審工作(zuo)要(yao)(yao)按照國家有關法(fa)律、法(fa)規(gui)、規(gui)章和(he)其他規(gui)范性文件的要(yao)(yao)求(qiu),堅(jian)持獨立(li)、客觀、公正(zheng)的原則。參與評(ping)審工作(zuo)的單位和(he)個人要(yao)(yao)嚴格遵守評(ping)審行(xing)為(wei)準則和(he)工作(zuo)紀律,自覺抵制請托行(xing)為(wei),主動接受有關方面的監督(du)。
第五條 建立評(ping)審(shen)誠信承(cheng)(cheng)(cheng)諾制度。科學技(ji)術活動申請(qing)者應(ying)在提交申報材料時(shi),明(ming)確承(cheng)(cheng)(cheng)諾不以任(ren)何形式(shi)實施請(qing)托行為;評(ping)審(shen)專(zhuan)家應(ying)簽署承(cheng)(cheng)(cheng)諾書,承(cheng)(cheng)(cheng)諾不接受任(ren)何單位和個人(ren)的請(qing)托,且對收到的請(qing)托事項均(jun)已(yi)按要求主動報告;評(ping)審(shen)工作人(ren)員應(ying)簽署承(cheng)(cheng)(cheng)諾書,承(cheng)(cheng)(cheng)諾不干預(yu)評(ping)審(shen)或(huo)向評(ping)審(shen)專(zhuan)家施加傾向性影響。
第(di)六條 評審專家、評審工作人(ren)員等收(shou)到請(qing)(qing)托(tuo)的,應當及時主動(dong)向評審組織者(zhe)、承擔(dan)者(zhe)或有關(guan)監(jian)督部門報告,并提供相(xiang)關(guan)線索(suo)、證據(ju)等。未及時主動(dong)報告的,一經發(fa)現,按接受相(xiang)關(guan)請(qing)(qing)托(tuo)進行(xing)處理(li)。
第七條(tiao) 評審(shen)組織者(zhe)、承擔者(zhe)應(ying)當全面、如實、及(ji)時記錄(lu)請托情(qing)況(kuang),做到(dao)全程留痕、有據可(ke)查。記錄(lu)應(ying)當采取書面記錄(lu)的(de)形式,記錄(lu)要素應(ying)包(bao)括時間、地點、當事人姓名及(ji)其(qi)(qi)職務(wu)、涉及(ji)的(de)具體評審(shen)事項、請托的(de)具體形式及(ji)其(qi)(qi)要求等。
對領導干(gan)(gan)部違反法(fa)(fa)定職責或法(fa)(fa)定程序過問、干(gan)(gan)預評審活動的,應當如(ru)實記錄并按(an)照有關規定報告。
第八條 評審組織者(zhe)、承(cheng)擔者(zhe)和(he)相關監督部門(men)綜合運用信訪(fang)舉報、隨機抽(chou)查(cha)以(yi)及信息化工具等,建(jian)立健全主動發現(xian)機制,及時發現(xian)請(qing)托線索(suo)和(he)問(wen)題。
評審組織者、承擔(dan)者在(zai)評審工作(zuo)(zuo)過程中(zhong)發現請托情況的,應(ying)(ying)當及時(shi)啟動(dong)相應(ying)(ying)預案、采取相應(ying)(ying)措(cuo)施,確保評審工作(zuo)(zuo)依規有序開(kai)展(zhan)。
第九(jiu)條(tiao) 評(ping)(ping)審(shen)承(cheng)擔者(zhe)(zhe)是調(diao)查(cha)處(chu)理(li)(li)請(qing)托行為的第一責任主體,應(ying)按照職責和(he)權(quan)限,及(ji)時做好記錄、受理(li)(li)、調(diao)查(cha)、處(chu)理(li)(li)等工作。涉及(ji)評(ping)(ping)審(shen)承(cheng)擔者(zhe)(zhe)的,由評(ping)(ping)審(shen)組織(zhi)者(zhe)(zhe)負責調(diao)查(cha)處(chu)理(li)(li)。涉及(ji)本單位工作人(ren)員的,按照干部管理(li)(li)權(quan)限由相(xiang)關監(jian)(jian)督部門(men)(men)或(huo)紀檢監(jian)(jian)察部門(men)(men)依規調(diao)查(cha)處(chu)理(li)(li)。
第十條(tiao) 實施請(qing)托(tuo)行為的(de)(de),禁止在1~3年(nian)(nian)(含3年(nian)(nian))內承(cheng)擔(dan)或(huo)參與(yu)(yu)財(cai)政(zheng)性(xing)資(zi)金支持的(de)(de)科(ke)(ke)學技(ji)(ji)術(shu)活動(dong);向多(duo)人請(qing)托(tuo)或(huo)多(duo)次實施請(qing)托(tuo)的(de)(de),禁止在3~5年(nian)(nian)(含5年(nian)(nian))內承(cheng)擔(dan)或(huo)參與(yu)(yu)財(cai)政(zheng)性(xing)資(zi)金支持的(de)(de)科(ke)(ke)學技(ji)(ji)術(shu)活動(dong);造成嚴重后果或(huo)影響惡劣的(de)(de),禁止5年(nian)(nian)以上直至永久承(cheng)擔(dan)或(huo)參與(yu)(yu)財(cai)政(zheng)性(xing)資(zi)金支持的(de)(de)科(ke)(ke)學技(ji)(ji)術(shu)活動(dong)。
有組織實施請托行為的,從重處理。
第(di)十一條 對(dui)涉及請托行為(wei)的(de)評審專家,視事實、情節、后(hou)果和影響作出如(ru)下(xia)處理:
(一)對(dui)主動報告(gao)且未接受(shou)請托(tuo)行為的,不(bu)予處理。
(二)對主動報告但仍搞“人情評審”的(de),禁止在3年(nian)內(含3年(nian))承擔或(huo)參(can)與財政性資金支持(chi)的(de)科學技術活動。對干擾、妨(fang)礙調查的(de),從重處(chu)理。
(三)對隱瞞不報(bao)的(de),按接受相關請(qing)托進行處理,禁(jin)止在3~5年(nian)內(含(han)5年(nian))承擔(dan)或(huo)(huo)參(can)與財政性資(zi)金(jin)支持的(de)科學(xue)技術(shu)活動(dong);造成嚴(yan)重后果(guo)或(huo)(huo)影響惡劣(lie)的(de),禁(jin)止5年(nian)以上直至(zhi)永久承擔(dan)或(huo)(huo)參(can)與財政性資(zi)金(jin)支持的(de)科學(xue)技術(shu)活動(dong)。對干擾、妨(fang)礙調(diao)查的(de),從重處理。
第十二條 對涉及(ji)請托行(xing)為的評審工作人員(yuan),視(shi)事實、情(qing)節、后果(guo)和(he)影響作出如(ru)下處理(li):
(一)對主動報(bao)告且未接受請托(tuo)行(xing)為(wei)的(de),不予處理。
(二)對隱(yin)瞞不報或主(zhu)動報告后仍干預(yu)評審(shen)或施加傾向性影響(xiang)的(de),調離(li)評審(shen)管(guan)理工作崗位(wei),并(bing)按照干部管(guan)理權限追責問責。對干擾、妨礙調查的(de),加重處理。情節嚴重,涉(she)嫌違反黨紀(ji)政紀(ji)的(de),移送(song)紀(ji)檢(jian)監察機(ji)關處理。
第十三條 對因請托行為所獲得的科研(yan)項目、創新基(ji)地、人才工程、引導(dao)專項、科技(ji)獎(jiang)勵等,一(yi)經查實,予以(yi)撤銷,并追(zhui)回專項經費、獎(jiang)章、證書和獎(jiang)金等。
第十四條(tiao) 具(ju)有《科學技(ji)術活(huo)動違規(gui)行為處理暫行規(gui)定(ding)》第十七(qi)條(tiao)、第十八條(tiao)相(xiang)應(ying)情(qing)形的,依規(gui)從輕或從重處理。
第十五條(tiao)(tiao) 對請托行(xing)(xing)為(wei)相關責任人的處理結(jie)果記入科研誠信嚴(yan)重(zhong)失(shi)信行(xing)(xing)為(wei)數據庫。對依(yi)照本(ben)規(gui)(gui)定給(gei)予(yu)處理的評(ping)審專(zhuan)家,應當及時(shi)從專(zhuan)家庫中(zhong)除名,重(zhong)新入庫禁止時(shi)限(xian)與本(ben)規(gui)(gui)定第十一(yi)條(tiao)(tiao)的處理期限(xian)保(bao)持(chi)一(yi)致(zhi)。
第十六條 對請托行為的調查(cha)處(chu)理情況(kuang),在一定范(fan)圍(wei)內通報,并抄(chao)送(song)相關責任人(ren)所(suo)在單位或其上級主管部(bu)門。
第十(shi)七條(tiao) 評審(shen)承擔者(zhe)及其工作(zuo)(zuo)人員、評審(shen)專(zhuan)家等落(luo)實本規定第六(liu)條(tiao)、第七條(tiao)、第九條(tiao)的情況,作(zuo)(zuo)為(wei)考核、評價(jia)其履職盡(jin)責的重要內容(rong)。對(dui)自覺(jue)抵制請托行為(wei)的,列入(ru)科研信用良(liang)好記錄(lu)。
評審組(zu)織者(zhe)、承擔者(zhe)違(wei)反本規定第(di)七(qi)條、第(di)九條的,追究單位及主要負責人(ren)的責任;造成嚴重后果或影響惡(e)劣的,取消科學(xue)技(ji)術活動評審承擔資格。
第(di)十八條(tiao) 請托行為責(ze)任人涉嫌違(wei)反黨紀(ji)政紀(ji)、違(wei)法犯罪的(de),移送有關(guan)(guan)機關(guan)(guan)處理。
第十九條 相關(guan)單位和個(ge)人發現(xian)評審工作中存在(zai)請托的(de),應(ying)及時向(xiang)評審組織者(zhe)、承(cheng)擔(dan)者(zhe)或有(you)關(guan)監督(du)部門如實(shi)反(fan)映。對采取捏造(zao)事實(shi)、偽造(zao)材(cai)料等方(fang)式惡意舉(ju)報的(de),依(yi)法依(yi)規嚴(yan)肅(su)處理。對反(fan)映不(bu)實(shi)或不(bu)能(neng)證明存在(zai)問題的(de),要以適當方(fang)式及時澄清(qing)、消除影響。
第二十條(tiao) 法律(lv)、行政法規、部(bu)門規章對請托行為及相(xiang)應處理另有規定的,從其(qi)規定。
第(di)二十(shi)一條 各級科(ke)學技術行政(zheng)部門可參照本(ben)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辦(ban)法。
第二十(shi)二條 本規定自(zi)發布之日起試(shi)行。
第二十(shi)三條 本規定(ding)由科技部(bu)負責解釋。
① 凡(fan)本(ben)(ben)站(zhan)注(zhu)明“稿件來(lai)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suo)有文(wen)字、圖片(pian)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ben)(ben)網所(suo)有,任何(he)媒體(ti)、網站(zhan)或個人未(wei)經(jing)本(ben)(ben)網協(xie)議(yi)(yi)授(shou)權不得(de)轉載(zai)、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fu)制發表(biao)。已經(jing)本(ben)(ben)站(zhan)協(xie)議(yi)(yi)授(shou)權的媒體(ti)、網站(zhan),在下載(zai)使用時必須注(zhu)明“稿件來(lai)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ben)(ben)站(zhan)將(jiang)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ben)站注明稿件(jian)來(lai)(lai)源為(wei)其(qi)他媒體(ti)的文(wen)/圖(tu)等稿件(jian)均(jun)為(wei)轉載(zai)稿,本(ben)站轉載(zai)出于非(fei)商業性(xing)的教(jiao)育和科(ke)研之(zhi)目的,并不(bu)意味著贊同其(qi)觀(guan)點或證實(shi)其(qi)內(nei)容的真實(shi)性(xing)。如轉載(zai)稿涉(she)及(ji)版權等問題,請作(zuo)者在(zai)兩周內(nei)速來(lai)(lai)電或來(lai)(lai)函聯(lian)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