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與俄羅斯院校舉辦中俄人文交流活動
為進一步夯實中俄職教領域交流與合作基礎,促進學院“雙高”建設高質量發展,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與俄羅斯彼爾姆交通服務學院再次“云端”相聚,共同舉辦人文交流活動,雙方院校60余位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會上,彼爾姆交通服務學院院長瓦賽寧和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洪芙蓉分別致辭,強調多次專業交流使雙方建立起了良好默契和伙伴關系,并表達了進一步了解對方的熱烈期盼。
隨后,彼爾姆國立科研理工大學教師、歷史學博士卡門斯基赫作了題為《彼爾姆邊疆區地理歷史文化》的專題講座。從以十字和背著書本的北極熊為圖案的彼爾姆邊疆區區徽,到將彼爾姆市一分為兩半的卡瑪河及兩岸風景,從沙俄時期的鹽都,到蘇克松小鎮——俄羅斯茶壺之鄉,從以熊肉和木賊嫩芽待客的彼爾姆邊疆區原住民科米彼爾姆族,到彼爾姆邊疆區芭蕾舞成就,卡門斯基赫博士全方位展示了彼爾姆邊疆區,該區原始的自然環境、高超的藝術水平、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及熱情的待客之道給在場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專題講座結束后,卡門斯基赫博士與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師生代表進行了“云端”交流。
本次活動是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力爭突破疫情阻礙、開啟“線上國際”常態化交流的重要一步,雙方借此增進了了解、加深了友誼,為下一步深化中俄職業教育交通類專業教學模式、人才培養方式、課程標準共享與制定等方面的合作奠定了一定的人文基礎。下一步,雙方將繼續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共同培養更多高素質交通類技術技能人才,開啟職業教育國際合作新征程。
免責聲明:
① 凡本(ben)站注(zhu)明“稿(gao)(gao)件(jian)來源(yuan):中國(guo)教育在線(xian)”的(de)所有文(wen)字(zi)、圖片和音視(shi)頻稿(gao)(gao)件(jian),版(ban)權(quan)(quan)均屬本(ben)網(wang)所有,任何(he)媒體、網(wang)站或個人未經本(ben)網(wang)協(xie)議授(shou)權(quan)(quan)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ta)方式(shi)復制發表。已(yi)經本(ben)站協(xie)議授(shou)權(quan)(quan)的(de)媒體、網(wang)站,在下(xia)載使用(yong)時必須注(zhu)明“稿(gao)(gao)件(jian)來源(yuan):中國(guo)教育在線(xian)”,違(wei)者本(ben)站將(jiang)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ben)站注明稿(gao)件來源(yuan)為其(qi)他媒體的(de)文/圖等稿(gao)件均為轉(zhuan)(zhuan)載稿(gao),本(ben)站轉(zhuan)(zhuan)載出于非商業性的(de)教育(yu)和科(ke)研之目的(de),并不(bu)意味(wei)著(zhu)贊同其(qi)觀點(dian)或(huo)證(zheng)實其(qi)內容(rong)的(de)真實性。如轉(zhuan)(zhuan)載稿(gao)涉及版權等問題,請(qing)作者(zhe)在兩周內速(su)來電或(huo)來函聯(lian)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