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
中國科學院大學
送出2024年(nian)首封本科生錄取(qu)通知書
來(lai)自北京市(shi)第(di)八中學的柯旭
從國科(ke)大數(shu)學(xue)科(ke)學(xue)學(xue)院副院長、
北(bei)京(jing)招(zhao)生組副組長郭田德手中
接過這份跨越時空的(de)深情告白(bai)
希冀與夢(meng)想,使命與擔當
在新生的手(shou)中,有了切實的重量



@2024級(ji)本(ben)科新生柯旭(xu):收到(dao)國(guo)(guo)科大本(ben)科生錄(lu)取通知書時,我(wo)的心情或許(xu)只能(neng)用受寵若驚(jing)來(lai)形容。錄(lu)取通知書于我(wo)而言,是一份(fen)肯(ken)定、也是一份(fen)期許(xu)。我(wo)們過去(qu)的努力得到(dao)認可,成為了國(guo)(guo)科大的“入場券(quan)”;而我(wo)們今(jin)天將承(cheng)載著中(zhong)國(guo)(guo)科學(xue)院前輩艱苦(ku)奮(fen)斗的光輝歷史(shi),譜(pu)寫國(guo)(guo)科大這所年輕學(xue)校(xiao)未來(lai)的新篇(pian)章。
隨(sui)本科生錄取通知書送出的
是一(yi)份跨越(yue)時(shi)空的(de)特殊禮物
接下來,跟國曉薇(wei)一(yi)起
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國科大2024年本科生錄取通知書
《強國之魂》限量版不銹鋼版畫
2024年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guo)成(cheng)立75周年(nian)
是中國(guo)科學院建院75周年
也是中(zhong)國第一顆原子(zi)彈爆(bao)炸成功60周(zhou)年
《強國之魂》限量版(ban)不(bu)銹鋼版(ban)畫(hua)
以23位“兩彈一星”元勛群像為創作題材(cai)
追尋60年前
老一輩科學家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大力(li)協同、勇于登(deng)攀的
“兩彈一星”精神


《強國之魂》限量版不銹鋼版畫
雙手捧起
是不銹(xiu)鋼(gang)煉造后清冽(lie)堅硬的觸感
定神細視
歲月滄桑、磨礪模糊的(de)造型符號
賦予指尖溫度與力量
通過金屬光學折(zhe)射的原理(li)
打磨與雕刻不銹鋼體
在反光折(zhe)射的(de)光影變幻(huan)中融入其間
步入自我沉思的心境
建構出與先輩凝視和對話的儀式感(gan)

《強國之魂》限量版不銹鋼版畫(正面)

《強國之魂》限量版不銹鋼版畫(反面)
是發現獨立碎片與其他碎片的聯結(jie)
是探索蛛絲馬跡,一(yi)步一(yi)步地完善
是關注(zhu)微(wei)觀細節,更重(zhong)視大局推演
拼(pin)圖形式的《強(qiang)國之魂(hun)》版(ban)畫
將局部融于整體
彰(zhang)顯集體智慧與集體力量(liang)
感召莘莘學子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進

《強國之魂》版畫
專屬編號
是對國(guo)科大本(ben)科新生的寄望
是(shi)傳承弘揚“兩彈(dan)一星”精神的(de)接(jie)力棒
是“強國一代”向(xiang)科(ke)學之巔進(jin)發時
看見的(de)那遠方(fang)不倒的(de)旗幟
走過(guo)十年本(ben)科教(jiao)育的(de)國科大
共(gong)錄取(qu)了3885位本科生
收(shou)藏于(yu)國(guo)科大科學與藝術大樓的(de)
《強國之魂》不銹(xiu)鋼版畫原件
恰鐫刻著收藏編(bian)號3886號
它(ta)駐守(shou)在“兩彈一星”研制基地(di)舊址(zhi)
猶如(ru)國科大人的“精(jing)神燈塔”
指引著每一顆科學(xue)的(de)種(zhong)子
破土而發,所向披靡
今年
國科大將從編號(hao)3887號(hao)起
為每位本科新生送上
專屬編號的不銹鋼版畫
不銹鋼版畫上的數字
是一串難以被歲月侵(qin)蝕與打磨的印記(ji)
這一刻(ke),不(bu)朽的科(ke)學(xue)精神
將永遠記得你的初心
記得你從國科大開始
向科學之巔攀登



收藏于國科大科學與藝術大樓的《強國之魂》不銹鋼版畫(編號3886號)原件
校長致本科新生的信
一封信、一張跨(kua)越時刻的合影
將思緒牽引回那些
熱血激昂、勇往直前的歲月
《周琪校長致2024級(ji)本(ben)科新(xin)生(sheng)的信》封面
是(shi)語言學家(jia)、國(guo)科大(da)外語系創建者李佩
2015年10月16日
于中(zhong)國(guo)科學院與“兩(liang)彈一星”紀念館
經過(guo)丈夫郭永懷(huai)“身邊(bian)”時的留影(ying)


周琪校長致2024級本科新生的信
郭(guo)永懷先生作為(wei)唯一一位
在核彈(dan)、導彈(dan)、人造(zao)衛(wei)星三個(ge)領域
都有(you)卓(zhuo)越貢獻的“兩彈一星”元勛
他曾說:
“家窮國貧,只能說明當兒子的無能!
作(zuo)(zuo)為新中國(guo)的一名普通科技工作(zuo)(zuo)者,
我回國就是給國家培養人才,
為(wei)國家的科技事業(ye)打基(ji)礎,做鋪路(lu)人(ren)。”
郭永懷先生的夫(fu)人李佩
被譽(yu)為(wei)“中國應(ying)用語(yu)言學之母(mu)”
回國(guo)后創立國(guo)科大外語系
編寫第(di)一套研究生英語教(jiao)材(cai)
為新中國的外語(yu)教育(yu)和研究(jiu)作(zuo)出巨大(da)貢獻
他們伉儷二人
攜手拼搏奮斗
為(wei)中國的(de)科技和教育事業奉獻一生
他們的家國大愛
在科研(yan)之路上熠熠生輝
不朽的精神
鐫刻在廣袤(mao)無限的(de)祖國(guo)大地上(shang)


跨越時空的深情告白
60年前的故事
像(xiang)一段泛黃的(de)、跳動噪點的(de)影像(xiang)
其中(zhong)閃過的無數(shu)科研工作者
沒有臺詞、沒有定格
卻推(tui)動故事(shi)的(de)洪流向遠方傾(qing)瀉
一(yi)段震(zhen)撼(han)世界、彪(biao)炳史(shi)冊的崢嶸歲月(yue)
一群(qun)熱(re)愛祖國、無私奉獻的可(ke)愛的人
也許歷史(shi)的(de)筆(bi)觸難以那么(me)具體
但祖國不會忘記
山河(he)會(hui)看見他們思(si)想的高度
歲月會(hui)銘記他們可愛的面龐
我們,也必(bi)將在(zai)他們夯實(shi)的根基上
不斷奮勇向前
時代各有不同
青春一脈相承
國科大(da)2024年本科生(sheng)錄取(qu)通知書
鐫刻著六秩砥礪前行的歷史(shi)華(hua)章
寄予著國科(ke)大對“強國一代”的期許與信(xin)任
了解歷史,記住歲月
跨(kua)越時空,你將與(yu)他(ta)們比肩(jian)前(qian)行(xing)
努力成為堪當大(da)任的棟梁(liang)之才
眺望明天
也聽見來自過去的(de)誓言
放眼浩瀚無垠宇宙
求索真知,探求真理
傳承弘揚科學家精(jing)神(shen)和“兩彈一星”精(jing)神(shen)
找尋屬于你的科學(xue)人生坐標
將“博學篤志、格物明德”的校訓
落實在你的雙手
寫實在你“不可思議(yi)的未來”
① 凡本(ben)站(zhan)注(zhu)明“稿(gao)件來(lai)源:中國(guo)教育(yu)在(zai)線(xian)”的所(suo)有文字、圖片和(he)音(yin)視頻稿(gao)件,版(ban)權均屬本(ben)網(wang)所(suo)有,任何媒(mei)體、網(wang)站(zhan)或個人未經本(ben)網(wang)協(xie)(xie)議授權不得轉(zhuan)載(zai)、鏈接(jie)、轉(zhuan)貼或以其(qi)他(ta)方式(shi)復(fu)制發表(biao)。已經本(ben)站(zhan)協(xie)(xie)議授權的媒(mei)體、網(wang)站(zhan),在(zai)下載(zai)使用時必須注(zhu)明“稿(gao)件來(lai)源:中國(guo)教育(yu)在(zai)線(xian)”,違者本(ben)站(zhan)將依法追(zhui)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jian)來源為(wei)其(qi)(qi)他(ta)媒(mei)體的文(wen)/圖等(deng)稿件(jian)均為(wei)轉(zhuan)載(zai)稿,本站轉(zhuan)載(zai)出于非商業性(xing)(xing)的教育和科研之目(mu)的,并(bing)不意味著贊同其(qi)(qi)觀點或證實其(qi)(qi)內容(rong)的真實性(xing)(xing)。如轉(zhuan)載(zai)稿涉及版權等(deng)問題,請作者(zhe)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lian)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