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gong)業(ye)和(he)信(xin)息化部正式公布了2019年(nian)度30個(ge)工(gong)信(xin)部重點(dian)實驗(yan)室名單,其中七(qi)所工(gong)信(xin)部直屬高校共有21個(ge)實驗(yan)室入選。
這也是繼2015年(nian)首(shou)批25個(ge)、2016年(nian)28個(ge)、2017年(nian)24個(ge)和2018年(nian)27個(ge)獲得認定后(hou),2019年(nian)度工信部再次認定重點實(shi)驗室,累計(ji)數(shu)量達(da)到134個(ge)。
▎運行良好將優先推薦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
根(gen)據《工(gong)(gong)業(ye)(ye)(ye)(ye)和(he)(he)(he)(he)信(xin)(xin)息化(hua)(hua)(hua)部重(zhong)點(dian)實驗(yan)室管理暫行辦(ban)法》,工(gong)(gong)信(xin)(xin)部重(zhong)點(dian)實驗(yan)室主(zhu)要依托高等學校、科(ke)研院(yuan)所(suo)或具有(you)行業(ye)(ye)(ye)(ye)優勢的企業(ye)(ye)(ye)(ye)進行建設(she)與(yu)管理,具有(you)相對獨立的人事權(quan)和(he)(he)(he)(he)財務權(quan)。主(zhu)要任務是圍繞(rao)工(gong)(gong)業(ye)(ye)(ye)(ye)和(he)(he)(he)(he)信(xin)(xin)息化(hua)(hua)(hua)領域科(ke)技發展戰略目(mu)標和(he)(he)(he)(he)重(zhong)大工(gong)(gong)程建設(she),開展基礎研究和(he)(he)(he)(he)應用基礎、重(zhong)大關鍵技術、產業(ye)(ye)(ye)(ye)共性技術的創(chuang)新(xin)性研究,探索人才培育、技術產業(ye)(ye)(ye)(ye)化(hua)(hua)(hua)的創(chuang)新(xin)模(mo)式,解決工(gong)(gong)業(ye)(ye)(ye)(ye)和(he)(he)(he)(he)信(xin)(xin)息化(hua)(hua)(hua)領域行業(ye)(ye)(ye)(ye)發展中的技術難(nan)題,提(ti)高工(gong)(gong)業(ye)(ye)(ye)(ye)和(he)(he)(he)(he)信(xin)(xin)息化(hua)(hua)(hua)領域創(chuang)新(xin)能力,完善制造業(ye)(ye)(ye)(ye)創(chuang)新(xin)體系(xi),支撐工(gong)(gong)業(ye)(ye)(ye)(ye)轉(zhuan)型升(sheng)級,推動信(xin)(xin)息化(hua)(hua)(hua)和(he)(he)(he)(he)工(gong)(gong)業(ye)(ye)(ye)(ye)化(hua)(hua)(hua)深(shen)度融(rong)合。
入選工(gong)信部(bu)重(zhong)(zhong)點(dian)實(shi)驗(yan)(yan)(yan)室(shi)后,工(gong)信部(bu)還將對實(shi)驗(yan)(yan)(yan)室(shi)進行(xing)年(nian)度考(kao)核(he),確定重(zhong)(zhong)點(dian)實(shi)驗(yan)(yan)(yan)室(shi)評(ping)估結果并向社會公布;評(ping)估不合格(ge)的(de)重(zhong)(zhong)點(dian)實(shi)驗(yan)(yan)(yan)室(shi)撤銷其重(zhong)(zhong)點(dian)實(shi)驗(yan)(yan)(yan)室(shi)資格(ge)。對運行(xing)良(liang)好的(de)重(zhong)(zhong)點(dian)實(shi)驗(yan)(yan)(yan)室(shi),將優先推(tui)薦申報國家(jia)重(zhong)(zhong)點(dian)實(shi)驗(yan)(yan)(yan)室(shi)。
▎2019年共有30個實驗室擬獲認定,五年累計達134個
這也(ye)是繼(ji)2015年首批(pi)25個(ge)(ge)、2016年28個(ge)(ge)、2017年24個(ge)(ge)和2018年27個(ge)(ge)獲(huo)得認定后,2019年度工信部(bu)再次認定重點(dian)實驗(yan)室(shi),累(lei)計(ji)數量達到134個(ge)(ge)。
2019年認定的30個工信部重點實驗室中,工信部直屬的七所高校各有3個獲得認定。入選實驗室的研究領域也主要集中于各高校的重點優勢學科領域。
| 序號 | 實驗室名稱 | 依托單位 |
| 1 | 衛星導航與移動通信融合技術實驗室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2 | 空天信自旋電子技術實驗室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3 | 大數據精準醫療實驗室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4 | 低維量子結構與器件實驗室 | 北京理工大學 |
| 5 | 語言工程與認知計算實驗室 | 北京理工大學 |
| 6 | 智能科技風險法律防控實驗室 | 北京理工大學 |
| 7 | 自主智能無人系統實驗室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8 | 物聯網智能技術實驗室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9 | 航天等離子體推進實驗室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10 | 核安全與先進核能技術實驗室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11 | 船舶智能系統與技術實驗室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12 | 海洋科學與工程數學技術實驗室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13 | 航空發動機高性能制造實驗室 | 西北工業大學 |
| 14 | 特種功能與智能高分子材料實驗室 | 西北工業大學 |
| 15 | 工業工程與智能制造實驗室 | 西北工業大學 |
| 16 | 空間核技術應用與輻射防護實驗室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17 | 航空飛行器熱管理與能量利用實驗室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18 | 空間光電探測與感知實驗室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19 | 微納含能器件實驗室 | 南京理工大學 |
| 20 | 特種裝備可靠性設計與控制實驗室 | 南京理工大學 |
| 21 | 交通信息融合與系統控制實驗室 | 南京理工大學 |
| 22 | 車聯網技術創新與測試評價實驗室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
| 23 | 醫學人工智能研究與驗證實驗室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清華大學 |
| 24 | 軟件融合應用與測試驗證實驗室 |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 |
| 25 | 新一代人工智能標準與應用實驗室 |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
| 26 | 視聽認知健康與智能影像分析評價實驗室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
| 27 | 工業裝備質量大數據實驗室 |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 |
| 28 | 人工智能場景化應用與智能系統測評實驗室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 |
| 29 | 網絡安全技術與產業發展實驗室 |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 |
| 30 | 工業互聯網平臺安全技術與測評實驗室 | 工業和信息化部威海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 |
① 凡本(ben)站注明“稿件來源(yuan):中國(guo)(guo)教育在線(xian)”的所有文(wen)字、圖片和音視(shi)頻稿件,版權(quan)均(jun)屬本(ben)網(wang)所有,任(ren)何媒體、網(wang)站或(huo)個人未經本(ben)網(wang)協議授(shou)權(quan)不(bu)得轉載、鏈(lian)接(jie)、轉貼或(huo)以其他方式復(fu)制發表。已經本(ben)站協議授(shou)權(quan)的媒體、網(wang)站,在下載使(shi)用時(shi)必須注明“稿件來源(yuan):中國(guo)(guo)教育在線(xian)”,違者本(ben)站將(jiang)依法追究責任(ren)。
② 本站注明稿(gao)件(jian)來源為(wei)其(qi)(qi)他媒體的(de)(de)文/圖(tu)等稿(gao)件(jian)均為(wei)轉載(zai)(zai)稿(gao),本站轉載(zai)(zai)出于(yu)非商業性的(de)(de)教(jiao)育和科研之目的(de)(de),并不意味著贊同其(qi)(qi)觀點或證(zheng)實(shi)其(qi)(qi)內容(rong)的(de)(de)真實(shi)性。如轉載(zai)(zai)稿(gao)涉及(ji)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zhou)內速來電或來函聯(lian)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