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建有我 | 青島科技大學研究生赴濟寧微山島鄉村振興實踐活動紀實
為積極響應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新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總體部署,由碩士生導師于瑞強老師組織藝術學院研究生積極加入以清華大學為首組建的濟寧微山島隊鄉村振興活動,以實際行動參與到國家新農村建設的宏偉藍圖,更好的扎根鄉村、服務鄉村,共同開啟探索新時代青年學生助力鄉村振興新模式。

2022年1月12日,微山島隊成員陸續從各地趕赴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展開了為期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微山島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內陸島,鐘靈毓秀,人文薈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但基礎設施相對不足,文化產業鏈有待進一步完善。工作站針對這些問題逐一突破,步步推進,致力于集合多方資源的濟寧文旅新地標。工作組隊員通過相互了解增進了感情、培養了默契、提升了凝聚力。前期開展了入戶調研,挨家挨戶與村民面對面進行了深入、細致地訪談,掌握了島內房屋設施、風俗民情、村民訴求等具體情況和較為詳實的材料,為支隊后續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建筑組成員根據當地的建筑特點、場地規劃、土著民訴求和當地政府基本意愿,對當地空置房屋進行了創意性的改造設計;文創組成員針對當前微山游禮文創品牌存在的不足,為“微山游禮”文創品牌進行了VI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和文創產品設計方案,并完成地圖導覽冊設計,充分融合地域文化特色,利用巧妙的創意結合恰當的表現形式展示微山島魅力;學術組成員通過集體討論和實地調研,結合學術規范和實踐要求,從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開展了以“清微有約-多元式主題分享交流會”的主題會議;政務服務組成員對當地特產和文創產品進行了線上直播與宣傳,以新媒體產業帶動鄉村振興,并有針對性的總結實踐成果。


在此次微山島支隊實踐活動中,支隊成員匯聚了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專業的優秀學子,盡管時間短但大家本著服務基層、扎根農村的初心,立足產業發展、人才培養、文化傳承、人居環境和組織建設等五個維度,對微山島進行了較系統的分析與策劃,通過設計改造鄉村閑置房屋,入戶調研聽取群眾心聲,創意性設計打造微山島文創品牌,務求實效的在實踐中服務鄉村振興,為助力微山島發展5A級景區貢獻出微薄之力。(通訊員:王秋蓮、于亞行)
免責聲明:
① 凡本(ben)(ben)站注(zhu)明“稿(gao)件來源(yuan):中(zhong)國教育在線(xian)”的所(suo)有文字、圖(tu)片和音視頻稿(gao)件,版權均屬本(ben)(ben)網(wang)所(suo)有,任(ren)何(he)媒(mei)體、網(wang)站或個人未(wei)經本(ben)(ben)網(wang)協議授權不得(de)轉(zhuan)(zhuan)載、鏈接(jie)、轉(zhuan)(zhuan)貼或以其他方(fang)式復制發表。已經本(ben)(ben)站協議授權的媒(mei)體、網(wang)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zhu)明“稿(gao)件來源(yuan):中(zhong)國教育在線(xian)”,違(wei)者(zhe)本(ben)(ben)站將(jiang)依法追究(jiu)責任(ren)。
② 本站注明(ming)稿(gao)件來源為(wei)其他媒體的(de)文/圖(tu)等(deng)稿(gao)件均為(wei)轉(zhuan)載稿(gao),本站轉(zhuan)載出于非(fei)商(shang)業性的(de)教育和(he)科研之目(mu)的(de),并(bing)不意(yi)味著贊(zan)同其觀點或(huo)證實(shi)其內(nei)容的(de)真(zhen)實(shi)性。如轉(zhuan)載稿(gao)涉及版權等(deng)問題,請作者在(zai)兩(liang)周(zhou)內(nei)速來電或(huo)來函聯系(xi)。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