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 Scott:英國大學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探索
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2019·秋)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第四屆中國高等工程教育研討會作為本屆博覽會的主旨論壇同期舉辦。11月1日至11月2日期間,教育界、產業界代表齊聚金陵,以“新時代一流工程教育:質量、能力與創新”為主題,聚焦國際國內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與發展,從傳統工科專業升級與改造、新興工科專業布局與建設多個方面展開研討和交流,助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中國工程教育再出發。
本屆研討會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秘書長王小梅主持。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原黨組成員、副部長林蕙青,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東南大學副校長金保昇,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國際合作學院院長、工程教育專家 Stan Scott等領導嘉賓;以及來自天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全國二百余所高校的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

英(ying)國貝爾法斯(si)特女王大學國際合(he)作(zuo)學院院長、工程教育專家 Stan Scott
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國際合作學院院長、工程教育專家 Stan Scott做了英國大學工程教育改革實踐的相關主題分享。他表示,在高等教育領域里,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是女生,但選擇工程專業的女學生卻寥寥可數。目前,英國的很多機構都推出了積極措施來促進工程教育的普及,尤其是在女性群體中的普及。通過這樣一些舉措,一方面能夠增加工程學術學位在學生中的受歡迎程度,另一方面也能幫助英國解決21世紀面臨的共同挑戰。
現在,英國的工程教育有一些新的趨勢和措施,通過它們可以了解到現在整個英國工程教育專業的革新和演變。
第一個趨勢就是把創新整合到工程教育中。為了更好地適應行業發展需求,大學的工程教育需要進一步提高創造性,能夠使工程師更具創造性。工程教育里只有數學機械學是不夠的,英國大學把創新整合到課程里,主要是培養高端工程師,為現代化工程提供更好的工程服務,學生可以選擇具體的學科,比如機械學、航空航天以及土木工程等,和專業學生一起學習相應的課程,并且讓他們參與到具體的行業實習中,獲得實習經驗。學校把設計、研究和行業經驗進行了非常好的整合,以此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企業家精神及革新精神。
第二個趨勢是讓學生更加多元化。英國高校的工程學專業里,女性非常少,固有的觀念也限制了她們的進入。英國做了一些嘗試,比如,對16歲以下的女性學生進行工程教育推廣,培養她們對數學、物理學的興趣;高校還會提供針對女性的獎學金;進行心理評估和開展學科活動,解決固有觀念的威脅,如工程學以及理科不適合女性等;大學前的預備課程教授數學,讓女性學生有充足的準備進入到大學理科學習中。
第四個趨勢是越來越多地強調項目工作,提升行業參與度。大學會把先進制造以及工程專業的課程放在工廠里,保證工廠員工和學生能夠共同在獨特的環境一起合作,并且把一些行業寶貴經驗交給學生們。除此之外,學生還需要進行一個實際的工廠項目操作,把他們的解決方案提供給工廠不同的負責小組。事實上,學生也非常受益于這樣的真實工程場景的教育,當然,這樣的教育是不充分不足夠的,應該從第一天入學時,就教給他們這樣的一些技能,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到項目工作中來,而不是被動的去參與進來。因此,英國大學還推出了MSC課程,MSC是可持續性工程管理,通過多學科參與、以論文為基礎的工程項目來進行學生教育,早期教育包含了領導力、團隊協作、創造性、設計思考、知識管理等,培養學生快速、靈活、創造性的思維來支持可持續性工程的解決方案。
第五個趨勢是提供工作場景中的研究型教育,即大學與產業之間建立更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就像西門子和林墾工程學院那樣的合作伙伴關系,同時建立以研究為主導的教育,比如學生在西門子培訓,西門子提供相應的項目,讓學生在項目上獲得實際工程經驗,幫助他們獲得更高學位,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升學術專業能力。
第六個趨勢就是有更大的跨學科性。2014年,作為中英聯合學會一員的倫敦大學學院執行了一個整合工程項目(IEP),對本科教育課程進行了非常大的改革并且跨多個學科,希望借此能夠解決一些靠單學科不能解決的問題和挑戰。有跨學科合作和跨學科教育之后,非工程專業學生可以更好地制定創造性方案,包含計算機科學等。
IEP的課程包含兩大主要的內容。第一部分涵蓋了所有工程專業的教育內容,第二大部分就是跨學科的教學體驗,除了要學習數學這一核心課程以外,學生在第二年還要學習為期兩周的“怎么改變世界”的跨學科項目,幫助學生解決一些開放式的人道主義問題;比如,在疾病問題最嚴重的地區建立疫苗生產場,就需要學生組建一個跨學科技術團隊,基于他們的工程教育進行設計,建立相應模型進行模擬、測試廠房電力、清潔水系統等。“如何改變世界”這個項目是跨學科跨學院共同合作創建的,目前已有1500多名學生參與到了這個項目中,與我們建立合作的世界銀行、世界紅十字協會等都會給學生提供幫助。在過去的一兩年里,加州大學約800位工程系的學生參與到了“如何改變世界”這個項目當中,這個高強度跨學科項目提升了學生解決挑戰的能力。
還有個例子,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加入了CDIO組織,CDIO框架強調工程學的基本要素,并且能夠進一步培養提升學生在設計執行方面的能力。CDIO使用了機器學習的方法,能夠給工程系學生帶來更好的知識和專業技能。除此之外,CDIO還能提供額外的資源,提高組織中成員大學的教學能力。
從前面介紹的例子來看,現在英國工程教育的要點之一就是變相社會化教學,也就是給學生更多的選擇以及跨學科性和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更加強調社會影響力,注重教學之外學生的體驗,給學生提供全球的視野和經驗;加強與行業間進行積極的合作,建立彼此間的分享機制。另外一個要點就是以學生為主導的課程設計,它不是自上而下的一種課程設計,而是集成式的一種學習方法。
目前,中英大學工程教育研究聯盟的成員之一倫敦大學學院正在通過這樣一些集成式項目進一步推進這樣的趨勢。工程教育的領導者也肩負起了自己的責任,一同來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在英國,美國的麻省理工大學也有做這樣的一些努力。
免責聲明:
① 凡本(ben)站注(zhu)明“稿(gao)件來源:中(zhong)國(guo)教(jiao)育(yu)在(zai)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yin)視頻稿(gao)件,版權均屬本(ben)網所有,任(ren)何媒體(ti)、網站或(huo)個人未經本(ben)網協(xie)議授(shou)權不得轉載、鏈(lian)接(jie)、轉貼或(huo)以其他(ta)方(fang)式(shi)復制發表(biao)。已經本(ben)站協(xie)議授(shou)權的媒體(ti)、網站,在(zai)下載使用時必須注(zhu)明“稿(gao)件來源:中(zhong)國(guo)教(jiao)育(yu)在(zai)線”,違者本(ben)站將依法追究責任(ren)。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yuan)為(wei)其他媒體的(de)文/圖(tu)等(deng)稿件均為(wei)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yu)非(fei)商業性的(de)教育和科(ke)研(yan)之目的(de),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dian)或證(zheng)實其內容的(de)真實性。如轉載稿涉(she)及版權等(deng)問題,請作者(zhe)在(zai)兩周內速(su)來電(dian)或來函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