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場“代表通道”采訪活動。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代表在接受提問時談到,西安交通大學的“西遷精神”是我們民族精神的一個組成部分,面對當前百年未遇之大變局,這種民族精神的價值和意義將會得到更充分的展示。他說,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我們不得不思考,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之路該怎么走,中國的教育、科技發展之路該如何走。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 王樹國
習近平總書記到西安交通大學考察,對“西遷精神”作了精辟的論述。總書記講,“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西遷精神”是我們民族精神的一個組成部分。總書記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面對當前百年未遇之大變局,這種民族精神的價值和意義將會得到更充分的展示。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我們不得不思考,我們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未來的路怎么走,中國的教育、科技該如何走。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幾年前總書記就提出來“三個面向”,那就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落實總書記“三個面向”的指示,兩年前我們就創辦了“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我們提出了“跑五”計劃來具體落實“三個面向”的精神。
一是面對世界科技前沿,每個學科都要自問,在你這個學科,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發生了哪些變化?世界上這個學科最好的“五個”是誰?有沒有你?如果沒有,為什么?我們該怎么辦?
二是面向經濟主戰場,我們所服務的行業在世界上處于什么地位?你所相關的行業領域,世界上最好的五個企業是誰?有沒有中國企業?如果沒有,問題在哪里?我們該怎么辦?
三是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在你學科相關的領域,國家有哪些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你組織參與了沒有?如果沒有,那我們該怎么辦?
我們這種倒逼計劃,極大地調動了師生員工的內在動能。一大批世界知名的、著名的學術機構紛紛落戶“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組建了一批國際聯合實驗室。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一些中央、地方和企業的攻關項目紛紛落戶“創新港”,極大地提升了教職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面向經濟主戰場,一批企業到“創新港”落戶,組建“校企聯合實驗室”。正是這一系列的舉措,使得“創新港”充滿了活力。一位外國學者到“創新港”參觀后感慨地說,這里寧靜而又充滿創新的活力,我愿意與你們長期合作,我愿意在這里長期工作。
立德樹人、精心育才是學校工作的根本。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到來,我們該如何變革,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們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們和若干龍頭企業聯合舉辦了“未來技術實驗班”,給孩子們對未來技術把握和未來成長歷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在布局了5G通信、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大家普遍關注的現代技術領域之外,我們又關注了一個平時不為大家所關注的領域,那就是能源領域。能源將會關系到人類社會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其中一個關鍵技術領域就是儲能。我們創辦了國內和世界第一個儲能專業,辦這個專業的目的就是要探索這個領域未來的關鍵技術,培養這個領域未來的高端創新人才。
面對這樣多變的世界,我們主動出擊,主動作為,敢于創新,敢于擔當,這就是“西遷精神”的現實意義所在。正對應了交通大學“交通”兩字的內涵——“天地交,而萬物通”,我們應該為我們這個時代做出不負于時代的卓越貢獻,這就是“西遷精神”的現實意義。
本文根據新華網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采訪活動文字實錄整理。
免責聲明:
① 凡(fan)本站(zhan)注(zhu)(zhu)明“稿(gao)件(jian)來(lai)源:中國(guo)教育在(zai)線(xian)(xian)”的所(suo)有文(wen)字、圖片和(he)音視(shi)頻(pin)稿(gao)件(jian),版權(quan)均屬本網(wang)所(suo)有,任(ren)(ren)何媒體、網(wang)站(zhan)或(huo)個人未經(jing)本網(wang)協(xie)議授(shou)(shou)權(quan)不得轉載(zai)、鏈(lian)接、轉貼(tie)或(huo)以其他方(fang)式復制發表。已(yi)經(jing)本站(zhan)協(xie)議授(shou)(shou)權(quan)的媒體、網(wang)站(zhan),在(zai)下載(zai)使用時必須注(zhu)(zhu)明“稿(gao)件(jian)來(lai)源:中國(guo)教育在(zai)線(xian)(xian)”,違者本站(zhan)將依(yi)法追究責任(ren)(ren)。
② 本站注明稿(gao)(gao)件來(lai)源為(wei)(wei)其(qi)他媒體(ti)的(de)文(wen)/圖等稿(gao)(gao)件均為(wei)(wei)轉(zhuan)載(zai)稿(gao)(gao),本站轉(zhuan)載(zai)出于非商業性(xing)的(de)教育和科研之(zhi)目的(de),并不意(yi)味著(zhu)贊同其(qi)觀點或(huo)證實(shi)(shi)其(qi)內容的(de)真實(shi)(shi)性(xing)。如(ru)轉(zhuan)載(zai)稿(gao)(gao)涉及版權等問題(ti),請作(zuo)者在兩周內速來(lai)電或(huo)來(lai)函聯系。